改造东方假日区块城中村 打造优越居住地
发布时间:2014-10-16 09:43:28

2012年,我市对东方假日区块实施征迁,征迁范围北至联合路、西至西苑小区、东至文宗路、南至紫薇花园,共征迁农户7户,企业5家,总面积约25亩。从征迁范围来看,该区块地理位置特殊,西南面都是崭新的居民小区,联合路、文宗路又是市区主要交通要道。

    7户农户的房子以三层楼为主,农户们还承包了几亩土地,分成小块种植蔬菜,供日常生活所需。长期以来,这里的各方面设施条件较差。

    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,改善农户们的生活环境,我市决定对该区块实施征迁,并制定了《东方假日区块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方案》,安置方式有两种,一种是货币补偿,另一种是产权调换,选择产权调换的农户,可依据原有房屋面积,选择统建联排公寓房或商品公寓房。该区块新的联排公寓房位于海宁大道西侧的联合村杨园埭小区,商品公寓房为原地征迁区块。

补偿期望过高导致征迁工作推进缓慢

    海洲街道城市建设服务中心主任蔡祥龙介绍,2012年该区块启动拆迁后,当年就完成了评估。

    2013年,街道对7户人家分别进行工作,但推进却很难,区块地理位置优越是其中最主要原因。当时,农户们把房屋出租,收取租金,有几户人家房子靠近文宗路和联合路,便在房子里开商铺,收益更大。

    “面对可观的收益,他们对补偿的要求更高了。”蔡祥龙说,由于该区块的房屋性质均为自建房,有农户要求补偿标准要参照商品房,这使得农户的期望值高于政策允许范围。

    同时,一些农户此次为第二次征迁,最多的一户人家已是第三次征迁,“他们觉得跟几年前标准一样,心里的期望更得不到满足。”蔡祥龙说,基于这些原因,征迁工作一度陷入困境。

    对此,海洲街道和联合社区抽调了8名具有征迁经验的工作人员组成了专门的工作小组,针对该区块进行重点工作。

为农户解决后顾之忧 征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

    为了推进征迁工作,工作小组找准了突破口,逐一入户听取农户的利益诉求,把农户的要求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当考虑,同时帮农户解决各种实际困难。

    有农户提出家中有老人,过渡困难,工作组就帮忙寻找合适的过渡房源,还有农户提出农房里家具多,即使找到了过渡房,却没有足够的地方摆放家具,联合社区和海洲街道商量后,把社区空余的几间车库腾出来,让农户放置家具。

    街道同时催促加快联合村杨园埭小区联排公寓房建设,让征迁农户早日住上新家。

    “小区去年年中开始开工建设,到目前已经全部结顶。”后顾之忧一一解决后,农户开始积极配合征迁工作,去年有5户农户签下协议并完成腾房。剩下的2户农户因对征迁补偿依然存有异议而迟迟不肯签约。

    今年8月份,我市启动拆违百日攻坚行动,增派了人员在海洲街道专门成立攻坚小组,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走访谈心,多种方式劝导户主,9月,2户遗留户终于签订了征迁协议并主动腾房,至此,征迁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

该区块将作为街道安置区块建小高层

    海洲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东方假日区块虽然户数少,但区块地理位置特殊,是我市重点城中村改造项目,该区块将来不仅是7户农户的商品公寓房安置区块,也是红纸坊等街道其他城中村改造区块的安置地。

    “东方假日区块的拆迁户不搬,其他城中村改造区块的征迁工作就动不了,从而影响了街道征迁工作的整体推进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
    10月14日上午,挖掘机将遗留的两幢3层楼楼房推倒。住在紫薇花园的陈女士表示,小区的偏门正对着这个区块,“我以前也跟家人说,城市化进程这么快,这些农房在城区里感觉很奇怪,也许农户离开赖以生存的老地方,刚开始在情感上难以接受,但慢慢地,他们会认识到城市发展的必然性,征迁也是为了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和城市的综合品位。”

    蔡祥龙介绍,东方假日区块的25亩土地将作为安置房,今后将建起小高层,能提供350多套房源,并配以绿化布置,将来会是一个地理条件优越的居住地。

微信公众号
海宁房产网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