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请房屋维修基金有点难
发布时间:2013-12-04 11:57:00

屋顶漏水、电梯“罢工”、墙面开裂……面对这些发生在小区的烦心事,市民常常会想到自己当初购房时缴纳的房屋维修基金。据了解,目前,我市房屋维修基金达2.8亿元。

    市民在购买新房时,需按购房款的一定比例缴纳物业专项维修资金(也称“房屋维修基金”)。这笔资金用于缴费业主所属房屋屋顶、外墙等共用部位,及供电、供水等共用设施、设备,在保修期满后的维修、更新和改造工程。

截至9月维修基金已累计使用210万元

    据介绍,我市房屋维修基金缴存始于2001年,个人缴纳比例多层住宅为当地上年综合平均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3%-5%,别墅、高层建筑为6%。从今年3月5日起,缴纳比例有所变动,多层建筑比例提高至5%-8%,别墅和高层也作了相应调整。

    截至今年9月末,包含利息在内维修基金专户收入累计达2.8亿元。其中,申请维修使用210.09万元,移交后管理费用46.01万元,未超出增值收益的8%,属于合理使用范围。

    自2009年起,我市小区开始申请使用维修基金,主要用于屋顶外墙漏水维修、小区监控维修和电梯维修等。截至今年9月末,共有42个小区221幢商品房已申请使用48次,累计使用金额210.09万元。

动用维修基金,现实操作有点难

    据了解,房屋维修基金归全体业主所有,使用时需严格执行申请受理、察勘、成本核算、分摊到户情况公示、业主签名、维修、验收、结算等流程。欲使用公共维修基金,须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/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/3以上的业主同意后,由业主委员会组织实施,并报维修基金管理机构备案。

    而目前维修基金申报的难点很多时候就卡在“2/3”上,因为这一规定在现实操作中难度较大。比如,某小区公共设施出现问题,要申请动用维修基金,一些业主就会认为,出现故障的公共设施与自家生活关系不大,不愿动用自己的钱去维修,因而不愿签字同意。

    同时,一些小区存在应缴未缴、缴存比例低等现状,也严重影响房屋维修基金的申请审批。比如,2001年竣工验收的市区城东花园和2003年竣工验收的市区水月亭小区,共有产权登记的房屋1214套,但缴存维修基金的仅538套,两个小区未缴比例分别高达98.8%和44.6%。

    昨日,记者走访部分小区发现,我市没有缴存或者缴存比例不高的小区还有不少,如在2000年左右建成的南苑三里、南苑四里等小区,基本上没有缴存房屋维修基金。锦绣花园小区虽然有房屋维修基金,但缴存比例并不高。“我们的房屋维修基金不多,所以动用维修基金必须谨慎,只有出现房屋外墙漏水、公共地方损坏等情况时才能申请维修基金。”该小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。

    此外,一些社区、物业公司人员变动大,办事人员对房屋面积、结构、维修内容分摊细则等业务不熟悉,施工单位难寻、维修方案难定等也成为制约维修基金申请使用的重要原因。

很多小区已过保修期,维修基金使用逐年增加

    其实,房屋维修基金更大的作用应当是房屋的“养老金”。实际上,每一栋房屋建造后都有一段保修期。

   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,国家对建筑各个部位设有最低保修期限。如屋面防水工程,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、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,电气管线、给排水管道、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。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。建设工程的保修期,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。这段保修期相当于楼房的“青年期”,由开发商负责维修保养。当房屋到了“中老年期”,不断出现问题时,就要动用房屋维修基金。

    从2009年开始,我市商品房维修基金申请使用量明显增加。2009年2个小区动用资金10.53万元,2010年6个小区动用资金29.46万元,2011年6个小区动用资金41.43万元,2012年共有15个小区动用资金66.68万元,今年截至9月底,已有16个小区动用资金61.99万元。

    据介绍,我市2006年以前竣工验收的很多小区,现在大多已经过了保修期,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动用维修基金,以后申请使用的小区也将越来越多。近年来维修基金逐年增加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。同时,随着高层住宅越来越多,小区共用的智能化设备也越来越多,今后维修基金使用支出将呈几何式增长。

微信公众号
海宁房产网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