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宁的商业中心会南移吗?
发布时间:2013-12-23 16:46:41

如果说“商圈”是一个城市消费购物的集散地,那么以华联大厦、东方商厦、小商品市场为代表的市区工人路一带,应该毋庸置疑地成为海宁业已形成的唯一“商圈”。因为,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心商务区,这一带见证了海宁市区太多的发展与变迁,承载了太多海宁市民的情感与记忆……

    然而,随着城南的快速发展,特别是银泰城的入驻,银泰城购物中心试营业,新的城南“商圈”的形成似乎已成“定局”,工人路唯一“商圈”的地位遭受前所未有的“挑战”。有业内人士认为,海宁商业“中心”南移已“只剩时间”了。

    且不说这种说法是否有前瞻性,但从目前的现状和趋势来看,新旧“商圈”的碰撞与交锋已不可避免。

城南崛起新“商圈”?

    其实,海宁市区主要的商业中心也历经了几次变迁,从最初市河两旁的河东路和河西路一带转移到干河街,然后又转移至现在的工人路。每一次商业中心的转移,都带来了一次商业经营模式的蜕变和商业市场的繁荣。

    应当承认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工人路一带都是我市唯一的商业中心。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,城南区域快速崛起,特别是在市行政中心、金融中心、医疗中心、高端居住中心逐渐南移之后,城南区域事实上已经成为海宁的另一个“城市中心”,已经具备了一个新“商圈”的基本条件。

   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,银泰城的入驻,银泰城购物中心试营业,应该是加快推进了这一新“商圈”的形成。因为一个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入驻,会带动周边区域各种商业业态的快速集聚,从而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“商圈”。

    事实也证明,银泰城的到来,让周边区域一下子“热”了起来,不但商业地产价格不断攀升,就连租金和入住率也在不断上升。“现在,来这一区域租房子的人特别多,我家的房子都租出去了。”家住南郊小区的居民王先生说,他一套三室一厅90多平方米的房子,月租金已经涨至2500元,“以前最多1700元,现在上涨了三成多”。

    银泰城购物中心市场部负责人马义龙对城南新“商圈”也信心十足。“从我们银泰城入驻以后,周边很多KTV、酒店等商业业态也已经开始逐渐集聚,可以说新‘商圈’雏形已现。”

    新“商圈”的形成可谓是应运而生。海宁是一个经济非常活跃的城市,原有的消费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民的购物体验和需求,“以前海宁可以说没有一个高档的购物消费场所,很多市民不得已选择去杭州、上海等地消费。”马义龙说,银泰城进驻海宁后,这种情况将有很大改变。

    “我们来海宁的目的很明确,就是改变海宁传统的消费模式,给海宁市民带来崭新的消费体验,从而带动海宁的商业发展,提升海宁市民的生活品质。”马义龙说。

新老“商圈”的碰撞与交锋

    银泰城购物中心的“闯入”,给整个海宁的商业零售业带来了巨大变革。而在一些商业人士的眼里,银泰就像一条“鲶鱼”,它的进入无疑会搅动海宁消费市场,从而促进整个商业市场的发展。

    “新‘商圈’的逐步形成,不可避免地要从华联大厦、东方商厦和工人路一带老的‘商圈’分流一部分顾客,从而促进新老‘商圈’的竞争。”一位业内人士认为。

    其实,这种现象从12月20日银泰城购物中心试营业时的盛况人气就可见一斑。据银泰城购物中心统计,12月20日当天,银泰城购物中心的客流量就突破15万人次。尽管具体的销售额银泰城购物中心并未向记者透露,但银泰品牌的号召力还是“非常强大”。

    有意思的是,就在同一天,香港演员任达华受邀“空降”华联大厦,出席老爷车的品牌代言活动,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围观。这在坊间看来,是以华联为代表的老“商圈”和以银泰为代表的新“商圈”第一次交锋。

    而华联大厦相关负责人对这一坊间猜测并不认同,“任达华的到来只是根据他的档期安排,至于时间上跟银泰城购物中心试营业刚好遇上,那只是一个巧合。”但该负责人也承认,银泰城购物中心开业对华联来说,肯定是一个“竞争”对手。“银泰城购物中心的到来对于我们企业来说,是挑战更是机遇,将促进我们提升自身品牌,完善管理服务,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。”

    而对于坊间“华联这次遇到真正的对手了”、“工人路商业圈要不旺了”的看法,该负责人显得并不悲观。他认为,银泰有银泰的品牌,华联有华联的优势,尽管不可避免地会被分流一部分顾客,但是绝不会令老“商圈”退“热”,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。特别是工人路的有机更新,让工人路老“商圈”迎来了一次改造提升的机遇,“工人路改造后,基础设施、购物环境肯定会得到明显改善,而我们华联依托工人路这一老‘商圈’,肯定会迎来一次全新的发展提升机遇。”

    另外,还有一个现象也为新老‘商圈’的和谐共存提供了可能,那就是近年来老“商圈”在建设、发展过程中,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错位竞争。这种错位竞争,既包括大型主力业态内的错位经营,即大商场之间、大超市之间规划、定位、特色、风格的错位,也包括“商圈”内核心商业街上店与店之间的错位经营,即街内店与店之间业态、商品、服务、营销的错位经营。

    但不可否认的是,由于“银泰”的入驻,海宁已经开始迈入了一个新的消费时代,将原来购物中心时代——服务式消费时代,转变为MALL时代——体验式消费时代。

    “竞争肯定会有,但这种竞争并不是你死我活,而是相互促进,共同把‘蛋糕’做大,实现互利共赢。”华联大厦相关负责人说。

    “银泰城购物中心的到来,是对海宁传统商业模式的促进,虽然也会与本地企业有竞争,但银泰的辐射面较广,包括桐乡、嘉善、海盐甚至嘉兴本级,定位与本地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,所以完全可以实现协作共赢。”银泰城购物中心市场部负责人马义龙表示。

消费者最看重的是实惠

    无论对新旧“商圈”的未来存在何种看法,但大家一致认为,海宁商业竞争时代的到来,最终受益者的是广大消费者。

    “竞争并不可怕,竞争越是激烈的地方往往是商业越繁荣的地方,而竞争的最终目的不但能有力促进企业共同发展,而且最主要的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的实惠。”华联大厦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    昨日,记者走进华联大厦和银泰城购物中心发现,银泰人潮汹涌,华联人流如织。正在华联大厦购物的孙阿姨说,12月20日那天,她也去银泰逛了一圈。“这对消费者来说,是一件好事,多了一个购物场所,也多了一种选择。”

    而正在银泰城购物中心消费的盛先生说,银泰城购物中心的开业对海宁市民来说绝对是一大利好,“我觉得有两个大型购物中心挺好。”盛先生最后还补充说,“同样的商品,哪里便宜就去哪里买。”

    此外,有业内人士也指出,以前由华联为代表的老“商圈”集中在大众消费,高档消费群较少,一批购买力强的消费者却被上海、杭州等大城市吸纳。而现在,从一定层面上说,以“银泰”为代表的新“商圈”基本上是走体验式消费路线,比较适合年轻人群消费。把年轻人群,甚至外地消费者吸引到海宁消费,这可能与老“商圈”形成互补关系。

    据记者了解,无论哪个“商圈”,都是一个区域性商业中心,有其存在的优势。之所以产生新的“商圈”,是因为城市发展的需要,只不过每个“商圈”在形成过程中,产生的吸纳作用不同,所聚集的相关物流、人流、财富流、信息流不同,形成的效应也不同。

    “无论新老‘商圈’是竞争还是互补,最终受益的都是消费者。”该业内人士说。

微信公众号
海宁房产网微信